廣德寺大門
多寶佛塔
大雄寶殿
廣德寺位于襄陽城西11公里隆中山東側(cè)山下,前有十里長沖,漢水迤邐其后,東、南、西有青山環(huán)抱,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寺內(nèi)原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彌陀殿、藏經(jīng)樓、方丈房等房屋130多間,現(xiàn)僅存南山門、天王殿、藏經(jīng)樓、多寶佛塔、僧侶房舍和部分碑刻。其中多寶佛塔尤為珍貴,于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廣德寺文管所所長薛順超介紹,廣德寺原名云居寺,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寺址原位于隆中山,唐以后逐漸廢棄。明景泰年間,法號為大云的和尚募款重建云居寺。成化年間,襄簡王朱見淑的妃子杜氏因病辭世,朱見淑遂將杜氏葬于寺旁,以奪風水,此事引起眾僧不滿。襄簡王為安撫眾僧,奏請皇上重建寺廟,憲宗皇帝頒旨,由禮部就近擇址,建造各進殿宇,并御筆賜額“廣德禪林”。弘治七年至九年(公元1494年-1496年)由道圓和尚主持,在寺后建造一座金剛寶座式佛塔,因主塔上建有五個小塔,故稱多寶佛塔。
多寶佛塔為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通高約17米,由塔座、塔峰組成。塔座為八方形,八面墻上均有石鑿佛龕和佛像,東西南北各有一石砌券門,正門石額刻“多寶佛塔”四字。塔身外嵌漢白玉佛四十八座(其中有三個“佛”字)。入北門,沿石階可直登塔座之上。塔座上立五座小塔,居中一座是主塔,為喇嘛塔,八方須彌座,銅制寶頂蓋,寶蓋下沿掛有八枚小鐵鈴,微風一吹,便有叮當之聲,清脆悅耳。主塔周圍有四座重檐攢尖式小塔,相互對稱。
多寶佛塔融民族藝術(shù)與印度佛塔造型于一體,比例均衡,結(jié)構(gòu)嚴謹,多富變化。遠看,五峰突出云表;近看,額、枋、斗拱裝配適宜,紋飾圖案別致、細膩。薛順超表示,這種金剛寶座多寶佛塔在我國數(shù)量極少,僅有北京、呼和浩特和襄陽三座。而襄陽的多寶佛塔,把六代盛行的喇嘛塔和遼代風格的密檐六角攢尖頂式塔結(jié)合在一個塔座上,又為全國所僅見,極為珍貴,實屬不可多得的國寶。
在古塔旁有一株千年銀杏樹,高約30米,4人才能合抱。明嘉靖帝曾效漢武帝封松柏故事,賜以“大將軍”封號,后來清乾隆帝又加封為“感應(yīng)大將軍”,樹旁尚有碑刻記其事。千年古樹與奇塔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關(guān)于多寶佛塔的修建,民間流行著一個傳說。相傳,廣德寺僧人總不過百人,一旦超過,不是死就是失蹤,最多時只能有九十九人。一天,一個陰陽先生路過,看過風水,說寺前有一山?jīng)_,正對著南山門,沖了寺廟風水,須重建山門,背山建寺,才有依靠??墒?,寺后便是漢江,空空如也,怎么辦?經(jīng)風水先生指點,僧人們把南山門改為東山門,重建山門,在寺后建一塔,以示背有靠山,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多寶佛塔。塔于弘治九年建成后,廣德寺香火日益旺盛,僧眾數(shù)百,皈依俗家弟子過千。
薛順超介紹,明末寺院遭兵燹,唯存多寶佛塔。清康熙年間重修殿宇,但其規(guī)模已不及原貌。以后,殿宇又逐漸頹圮。到乾隆年間,由覺圣和尚募化蓋東西耳房,并建兩廓客堂。嘉慶年間又由覺圣的徒孫源江新建山門,起造齋堂、廚室,維修大雄寶殿,開挖了四周護寺壕溝,此后還陸續(xù)重塑了各殿金像。道光、咸豐年間由妙璽和尚主持維修過殿宇。
自1938年,在寺內(nèi)興辦“襄陽中學”以來,廣德寺長期被學?;騿挝徽加?。1969年,這里成為“襄陽地區(q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所在地。1957年,省政府撥??罹S修多寶佛塔。1993年,市文物管理處全面維修了廣德寺藏經(jīng)樓、方丈院、知客樓、天王殿及山門,重建了大雄寶殿。1997年,廣德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正式開放?,F(xiàn)有僧人居住,逢初一、十五,寺院里滿是祈福的香客。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技術(shù)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jiān)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