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下發(fā)通知決定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之事引發(fā)了社會高度關(guān)注。
眾所周知,教材建設是事關(guān)未來的戰(zhàn)略工程、基礎工程,體現(xiàn)著國家意志,關(guān)乎辦學方向和培養(yǎng)怎么樣的接班人的大問題,容不得絲毫馬虎。在教材不時引發(fā)爭議的情形下,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不僅讓公眾看到了國家對教材問題的高度重視,也為有效解決爭議提供了國家支持。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有人卻借機進行“深刻”解讀,認為之所以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是因為之前的語文、歷史、政治等教材出現(xiàn)重大問題,包括造謠杜撰、崇洋媚外、嚴重西化等問題,沒有能夠“貫徹黨和國家關(guān)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甚至背道而馳,逆向而行,這些重大問題難以解決,必須由國家成立高級別機構(gòu),統(tǒng)籌全國教材工作。
對教材(尤其是語文)的批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一次,而每一次幾乎都只是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而已。此次借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大肆攻擊語文教材“花式造假”為“崇洋媚外的政治服務”,便是一年前指責“語文教材西化”和幾個月前有關(guān)“假課文”爭論的疊加。
囿于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編出完美無缺的教材。謹以一度引爆輿情的“假課文”——《愛迪生救媽媽》為例,確實存在細節(jié)失實等問題,但相關(guān)編寫專家早已說明《愛迪生救媽媽》并非“杜撰”,而是取材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電影《少年愛迪生》,所謂“的花式造假”,豈非造謠杜撰乎?更何況,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經(jīng)通過人民日報做出了官方回應,表示在新改版的教材中,撤下這些存在爭議的課文,并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審編工作,廣泛聽取意見,嚴格審查把關(guān)。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時隔數(shù)月,老調(diào)重談,究竟是批評還是炒作,不得而知。
如果說“假課文”多少還有點真問題,那么“語文教材嚴重西化”的指責,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不值一哂。
“虛構(gòu)也要歌頌外國小孩品質(zhì),反襯中國小孩品質(zhì)差”“對外國故事進行無限地美化夸張”“人教版語文教材通過花式造假、篡改,大量增加歌頌白種人優(yōu)秀品質(zhì)的課文,全面碾壓中國人物形象” ……大量宣揚“外國好人好事”,而中國人則基本都是“貪睡不守時”、“自私小氣”等負面形象,這便是“謳歌外國人,貶低中國人”的“內(nèi)奸傾向”……
一年前,人教社為正視聽,鄭重聲明教材中不存在“貶低中國人的問題”,并列舉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外國題材選文的詳細占比情況: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有12冊,選文520余篇,涉及外國內(nèi)容的有80余篇,約占15%。同時還明確指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歌頌和贊揚祖國優(yōu)秀人物的文章,如《狼牙山五壯士》、《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文成公主進藏》、《曹沖稱象》等。如此有理有據(jù)的回應,孰是孰非,相信公眾自會了然于胸。
其實,對于這種捕風捉影、斷章取義式的文章,稍有見識的公眾都不難辨別是非。誠如人教社聲明所言,教材所選取的外國題材選文主要是以開闊學生視野、培育科學精神、汲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果等為主題的文章,“涉及歷史人物如列寧、高爾基、白求恩,科學家如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世界名著如丹麥作家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人雖有國別之分,但精神卻是相通的,真善美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多次強調(diào),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必須處理好借鑒吸收外來優(yōu)秀文化的關(guān)系,要堅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擇善而從,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外,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交流,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世界日益融為一體的進程中,對涉及外國人和事的文章如此“感冒”,難不成是想開歷史的倒車,回到嚴守“夷夏之防”、“中西之別”的時代?抑或是借愛國之名激發(fā)民粹,制造輿論壓力,擾亂民心,干擾改革?
教材可以被批評,但不應拿來炒作,更不能無中生有、隨意貼標簽扣帽子、無限上綱上線。
(作者胡欣紅:中國教育報刊社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衢州市歷史名師,任教于浙江省衢州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