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利率下行、資產荒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xù)下行。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各家商業(yè)銀行絕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均回落至4%以下,3.8%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水平最為常見。
在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破“4”的背景下,銀行代銷的保險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依然堅挺,預期收益率能達到4.5%、4.7%的數量眾多,更有5年期保險類理財產品號稱能達到5.8%的年化水平。
單就收益率而言,保險類理財產品無疑更有吸引力,很多商業(yè)銀行的理財經理也十分熱衷于向客戶推銷此類產品,并將其當成普通理財產品或是類存款產品推薦。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客戶購買銀行代銷的保險類理財產品產生的糾紛屢見不鮮,很多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銀行理財經理沒有盡到必要的告之義務。那么,一旦產生糾紛,應該如何維權,找誰維權呢?
銀行熱衷銷售保險類理財
今年67歲的司阿姨居住在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這些年來,除了將自己手中的閑錢購買一些國債之外,其余的大部分資金都用于購買理財產品?!肮善薄⑵谪浀娘L險太大,我也搞不清楚其中的投資原理。為了穩(wěn)妥起見,更傾向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彼景⒁谈嬖V證券時報記者,畢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要高于銀行存款,而且安全性一點都不差。
通過這些年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司阿姨也摸索出了一些經驗: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多走幾家銀行,要對相同期限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情況進行橫向對比,要問清楚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
今年8月底,司阿姨手中的一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早在8月初的時候,司阿姨就陸續(xù)接到幾家商業(yè)銀行發(fā)送的手機短信,短信的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向她推薦保險類理財產品。“真是奇怪了,銀行不推薦自己的理財產品,卻推薦保險公司的產品?!彼景⒁陶f。
9月初,司阿姨前往居住地附近的商業(yè)銀行,了解正在發(fā)行中的銀行理財產品情況,卻發(fā)現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經集體破“4”?!叭ツ赀@個時候,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大概還是在4.7%、4.8%左右的水平,現在基本上下滑到3.8%左右水平,這樣的收益率簡直是太低了。”司阿姨稱。
與此同時,司阿姨在幾家商業(yè)銀行發(fā)現,每當自己抱怨銀行理財收益率水平過低的時候,各家銀行的理財經理都會建議她購買保險類理財產品?!耙荒I這款保險類理財產品吧,這款產品期限是2年,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4.7%。這其實就是一款類似于2年期定期存款的理財產品,而且還有保險功能,真的非常適合您?!币晃汇y行理財經理推薦說。
經過銀行理財經理的介紹,司阿姨也對這些保險類理財產品感到心動,并且在理財經理的指導下預約了一款即將發(fā)售的投資期限為2年、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的保險類理財產品。
9月2日至9月5日,證券時報記者走訪了多家商業(yè)銀行的網點發(fā)現,銀行代銷保險類理財產品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而且這些保險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水平要明顯高于銀行理財產品,因此尤其受到一些老年客戶的青睞,銀行理財經理也熱衷于向這些老年客戶推薦這些保險類理財產品。
理財經理未盡告之義務
“之所以向客戶推薦這些保險類理財產品,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收益率存在比較優(yōu)勢。通過收益率水平的對比,更能被客戶接受?!?月5日,某商業(yè)銀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據了解,目前商業(yè)銀行銷售的保險類理財產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銀行系保險公司發(fā)行的產品;另一類是為那些與銀行沒有任何關聯(lián)關系的保險公司代銷的產品?!昂笳咄鶗Ц督o銀行不低的代銷費用,部分商業(yè)銀行對于工作人員銷售這類產品也會有豐厚的獎勵,所以銀行理財經理十分樂于向客戶推薦?!庇袠I(yè)內人士透露說。
“目前市場熱銷的一些保險類理財產品和基礎保險產品,雖然也號稱具有保險功能,但是其真正的保險功能很弱,很多實質上就是一種理財工具。”國際金融理財師劉建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這也是保監(jiān)會主席項俊波在日前強調“要辯證看待保險的保障屬性和金融屬性的關系,保險業(yè)要始終堅持保險必須姓保,提升人民大安全感,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為目標”的最主要原因。
劉建華表示,一些銀行理財經理在向客戶進行產品推薦時,聲稱保險類理財產品就是一種類銀行存款的產品,實際上其與銀行存款還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很多投資者并沒有注意,保險類理財產品通常會在產品說明書及雙方簽訂的合同協(xié)議明確規(guī)定,產品到期前不能退保。即便客戶在此期間著急用錢,也不可以提前退保;反觀銀行存款則可以提前支取,至多是損失一些利息。
在此之前,一些客戶為了博取較高的收益率而購買了銀行代銷的萬能險和分紅險,卻因為不了解產品屬性,導致本金在提前退保時出現較大損失。同時,也有些投資者因為保險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沒有達到理財經理的口頭承諾,與銀行對簿公堂。
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前往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他的投資風險意識并不強,更多還是關注產品的收益率。很多銀行理財經理在向這些老年人推薦保險類理財產品時,更多是在強調產品的收益率水平,強調這是類存款的產品,其兼具保險功能。對于是否可以提前退保,存在哪些風險等卻很少主動提及。
“近來年,因為銀行代理銷售的保險類產品引發(fā)的訴訟屢見不鮮,除了少數‘飛單’外,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銀行理財經理在銷售產品沒有做到必要的告之義務,對客戶起到誤導作用,從而引發(fā)糾紛?!币晃徊辉竿嘎缎彰你y行業(yè)人士表示,目前商業(yè)銀行再次掀起代銷保險類理財產品的熱潮,但如果只是強調收益率,而不能夠向客戶全面提示風險,那么未來肯定還會出現大量糾紛。特別是一些老年客戶對保險類理財產品的認知度更低,如果銀行理財經理不詳細解釋,就會誤導他們錯將保險類理財產品當成是普通銀行理財產品。
律師支招:一旦發(fā)生糾紛如何維權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在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類理財產品之后,如果投資者與金融機構因本金損失,或是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等原因而對簿公堂,法院通常會以產品說明書及雙方簽訂的合同協(xié)議為準,而不會以口頭承諾為依據。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很多銀行代銷的保險類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及雙方簽訂的合同協(xié)議非常專業(yè)和復雜,不要說老年人,即便是擁有較高學歷的青年人也很難看懂其中的內容。而且,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并簽署相關文件時,理財經理通常只是會讓投資者例行公事般地簽字。絕大多數投資者也不會主動仔細去閱讀產品說明書和合同協(xié)議中的具體規(guī)定和條款。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產生糾紛,投資者應該如何維權呢?
“銷售銀行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投資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注意區(qū)分,兩者法律關系和實際的業(yè)務流程均有非常大區(qū)別。”廣東環(huán)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劉華浩律師表示。
根據《中國銀監(jiān)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yè)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合規(guī)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商業(yè)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指引》、中國銀行(3.440, -0.01, -0.29%)業(yè)協(xié)會關于印發(fā)《商業(yè)銀行銷售銀行理財產品與代銷理財產品的規(guī)范標準和銷售流程》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如投資者因為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類理財產品而產生糾紛,需要追究銀行的代銷責任,那么投資者就得舉證銀行在代銷過程中,存在履職不到位的行為。
例如,銀行代銷理財產品所屬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未獲得相應資質或資格證書;銀行在銷售過程中存在將保險產品與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等混淆的行為;銀行在銷售過程使用“銀行和保險公司聯(lián)合推出”、“銀行推出”、“銀行理財新業(yè)務”等不當用語;銀行工作人員直接向客戶銷售保險產品,該工作人員未取得保險代理從業(yè)人員資格證書等等。
劉華浩律師建議,如果投資者在銀行購買相關理財產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雙方簽訂的書面協(xié)議,并要求銀行工作人員在書面協(xié)議中對代銷產品的特點、風險等進行標示,一方面便于投資者了解銀行代銷的產品的特點和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銀行嚴格履行代銷職責的憑證,以免因雙方誤解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