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如何下鄉(xiāng)?有四大內容值得推廣。
一是長租民宿。
2019年,4位合作伙伴一起就從將軍廟村租下了20年閑置建筑(學校)。去年6月開始動工。最初的想法是自己和朋友們一起改造好后,作為居住和辦公用地。一些朋友看了設計方案后,表示很感興趣,希望給他們也留下一套房子,最后就有了現(xiàn)在的13套房子。
目前他們正在和村里村民們洽談,希望租下村里的茶園,讓村民們養(yǎng)一些土雞。談妥后可以讓城里的游客到山里自己采茶,品嘗正宗土雞、土雞蛋等山野特色美食,進而給村里和村民帶來收入。
——退休市民16萬元租下兩室一廳20年。
呂先生老兩口家住江岸區(qū),去年,兩人通過社交媒體知道這處閑置建筑將改建成長租民宿后,立刻有了興趣。今年春節(jié),一家人都是在這里過的。
一排民房坐落整齊,每一間的門口都有一個小院子。學校的操場被改造成了供人散步的草坪。院子內的大樹較多,都是學校原有的樹木。院子的空地上被開發(fā)出來當成菜地,租戶有興趣可以免費種菜。
呂先生的“新家”是老舊房子改造而來,使用面積60平方米,20年租期,租金16萬多塊錢。家里裝修簡單實用,兩室一廳一衛(wèi)帶廚房,做飯使用壇子氣。
——有人改建茶室,有人開工作室。
租戶武先生租下了一棟由老舊辦公樓改造而來的民宿。武先生說,裝修這套民宿花了幾十萬元,這些費用除了正常的室內裝修所需之外,還將原本的兩層樓加蓋成了三層樓。武先生將第三層設計成了架空的隔熱層。
租戶中,還有不少在職市民,有的租下民宿用于節(jié)假日休閑,有的則在此開工作室線上辦公。
這是陳一新書記“三鄉(xiāng)工程”的升級版。幾棟樓一起裝修,風格一致。
將來有點像北京宋莊,或者是東湖大李村。2018年底,武漢市東湖風景區(qū)管委會牽頭的磨山南部市政管網改造工程全面發(fā)力,華科大建筑院和市水務局專家把脈問診,整體規(guī)劃大李村。
楚陶藝術館·東湖宴。
二是辦農家樂。
機會好還有消費券。比如,2023年1月9日至2月5日余杭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聯(lián)合網上農博APP特別推出【民宿(農家樂)、農產品】專享福利,陸續(xù)發(fā)放共計350萬元民宿農產品專享消費券。
三是辦微小工廠。
河南周口沈丘縣周營鎮(zhèn)2022年以來,以人居環(huán)境整治為契機,探索實施了“閑置房屋+老宅院+微小工廠”一體化“復活”工程。
“大力實施了能人回鄉(xiāng)、市民下鄉(xiāng)、企業(yè)興鄉(xiāng)的‘三鄉(xiāng)工程’(武漢2017年2月最早提三鄉(xiāng)工程,當時主要搞旅游民宿,搞工業(yè)的不多)”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由各村的集體合作社出面協(xié)調,將閑置農宅對外出租給有需求的微小來料加工企業(yè),并一次性將租金支付給受益群眾,實現(xiàn)“企業(yè)+農戶”雙贏。
馬營村一處干凈整潔的農家院落,是惠恩服裝加工微小車間,30多名縫紉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忙著趕制服裝訂單。
這個車間有200多平方米,是兩年前由閑置農家小院改造成的“微小工廠”。這里的工人都是本村村民,計件付工資,不但收入可觀,而且工作時間還靈活。他們對接的服裝公司會定期送來原材料,再把成品拉走。
歐營村推進“一宅變四園”(花園、菜園、果園、游園)工程。去年以來,他們在征求民意的基礎上,對村內長期無人居住的破爛危舊房、殘墻斷壁進行拆除。
值得學習。
四是自用為主。
2017年2月,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到江夏區(qū)五里界街童周嶺村小朱灣調研時提出,要大力推動“市民下鄉(xiāng)、能人回鄉(xiāng)、企業(yè)興鄉(xiāng)”的“三鄉(xiāng)工程”,發(fā)揮市場、社會、城市力量推動新農村發(fā)展,探索以城帶鄉(xiāng)、以工促農、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的新路子,撬動和推進農業(yè)供給側改革,實現(xiàn)農業(yè)、農村、農民的現(xiàn)代化?!叭l(xiāng)工程”的提出,為黨的十九大“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朱灣如畫美景引來多方關注,湖北攝影家協(xié)會在此辦起攝影培訓班,成為了首個“中國攝影村”。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胡勇來了,在小朱灣租下一棟房,平時自己住,閑時對外租,以實惠的價格,吸引喜愛 DIY的教授群體,小朱灣有了第一家民宿;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許剛來了,租用小朱灣農房,成立新民文化書院,讓這里成為周末親子游學、國學講演活動的好去處;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團隊來了,小朱灣有了第一家教授工作室;市民葉仙,參觀小朱灣后喜歡上了這里的環(huán)境,租房兩棟開設咖啡廳+民宿的“沐楚客舍”;村里的人氣讓在外開出租車的曾方榮回到自家辦起了“品濃情農家菜”;能人曾獻琴辦起三星級的梁湖農莊、五星級的汽車露營地……截至2018年5月,僅小朱灣就有餐飲、民宿、培訓等經營戶21家,其中12家是市民下鄉(xiāng)租房經營,9家是村民回家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