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朱全)2023年夏天到??悼h堯治河休養(yǎng)。堯治河景區(qū)地處鄂西,位于??悼h境內(nèi)。這里與房縣、神農(nóng)架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據(jù)說,還有全長4公里的野人溝又名堯帝溝,相傳系堯帝為治水而開。
進入堯治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石,一塊自然生長的奇石,村里人稱“百堯石”,高4.5米,寬3.2米,石質(zhì)細膩微微泛紅,狀若大印,至于為什么產(chǎn)于石草坪這地方,卻沒人說得清,以前叫什么也無從查證,總之,現(xiàn)在它叫百堯石。因為在這塊石頭上面,精心雕刻了100個不同形體的“堯”字,既有最早的甲骨文“堯”字,也有秦漢以后的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的“堯”字,每個文字雖字意相同,但形態(tài)風格各異,頗具美感。據(jù)導游說,在這各不相同的堯字之中,凝聚了堯治河人對始祖堯帝的尊重與感念,體現(xiàn)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眷戀。行家稱這塊全國最大的“堯”字書法雕刻奇石,集“帝王之法、平民之墨,名家之功、后起之風,長者之度、幼者之情,北方之氣、南方之靈”,古今書法和百家風采盡展“百堯石”之上,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這么一說,不由得令人對地名堯治河的由來產(chǎn)生濃厚興趣。據(jù)說,堯治河村原為房縣所轄,自古以來地名叫做“堯子河”。原因是據(jù)傳4300多年前,有一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帝王“堯”,德高望重、深得民心,始祖堯帝之子丹朱從小驕縱任性,不懂百姓疾苦,為了鍛煉和教育自己的兒子,堯帝就把丹朱送到丹水的青龍山一帶,指導丹朱把中原地區(qū)先進的農(nóng)耕文化傳給了巴人,并與巴人部落融合在一起,得到了巴人的擁戴,被推為部落首領。后來,丹朱聽聞河邊的巖洞里有一個妖魔,常常出來為非作歹,禍害百姓,于是善心大發(fā)將妖魔除掉,拯救了百姓。他看見這里的老百姓飽受洪水的摧殘,生活苦不堪言,于是就決定帶領村里的百姓筑堤治水。
堯在位70年,勵精圖治,國泰民安,禪位之后,思子心切,千里迢迢的尋找自己的兒子。當他終于到達這里的深山時,看到丹朱正領著男女老少筑堤治水,十分欣慰,于是,也加入到治水的行列之中,人們得知這位老人就是堯時,紛紛跪地叩拜。為表彰兒子治山治水、造福百姓的行為,堯帝就將此地起名為“堯子河”。從此以后,堯帝父子居住巴山治山治水的故事廣為流傳,這里也風調(diào)雨順,村民安居樂業(yè),人們?yōu)榱思o念堯帝父子的豐功偉績,“堯子河”傳來傳去就變成了“堯治河”。新中國成立以后,堯治河劃歸襄陽市保康縣管轄,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站立的地方。這堯帝文化牌打得,有了歷史文化的傳承,增添了現(xiàn)代的審美與文化內(nèi)涵。
深呼吸一下,感覺空氣負離子很高,無愧于森林覆蓋率高達92%,環(huán)顧山清水秀,處處鳥語花香,得嘞,開始探幽、獵奇、避暑、休閑的旅歷吧。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