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農(nóng)歷小年,仙桃市剅河鎮(zhèn)趙灣村。
天微微亮,房前屋后的霜還未消融,趙大芳便出了門?!敖衲昙依飦砜?,我要上街買幾個好菜。”從村里到范關(guān)集市,平常人步行大約一刻鐘,趙大芳需要更長的時間。
今年61歲的趙大芳和妻子馬訪枝一樣,4歲時患病失明。幾天前,仙桃市社保局扶貧工作隊長王開源和趙大芳約好,帶上幾個“老朋友”,一起吃個團年飯。
“大芳,你好迂腐,不是說好了我們自己帶菜過來嗎。”還沒跨進家門,趙大芳就聽到王開源的“責備”聲?!袄吓笥选笔袣埪?lián)副理事長張倫想、鎮(zhèn)黨委副書記梁威正在幫忙張羅飯菜、貼春聯(lián)。
蒸魚蒸肉、甲魚煨香菇、紅燒鱔魚……有蒸有煮,十二大碗,再沽上幾瓶當?shù)氐睦暇?對生活一向簡樸的趙大芳來說,這些菜只會在女兒女婿回家過年時才買。大家圍桌而坐,趙大芳主動舉杯:“現(xiàn)在生活不苦了,我們這一家得虧趕上了好時代、好政策。”
“大芳啊,智能語音電飯煲和帶導航功能的盲杖,不要舍不得用,用壞了我們再送新的過來?!毕g,工作隊和市殘聯(lián)為他們送上新年禮包——一份慰問金、兩件棉衣、一床蠶絲被。
“本來是我請大家吃團圓飯,這樣一來,多不好意思。”這樣的情形在趙大芳的記憶里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夫妻倆眼睛看不見,種地靠腳探手摸,村干部和鄉(xiāng)親們看到了就會搭把手。幫扶干部經(jīng)常上門看望,總是記掛著他倆的冷暖,春耕時送化肥,逢年過節(jié)拎來米油、皮咸蛋等。
一對農(nóng)村夫妻,雙雙失明,生活是何等艱辛。他們生了四個孩子,僅養(yǎng)大了兩個女兒。趙大芳很要強,常常說:“不能比別人差太遠”。
早些年,他倆帶著孩子們住著一間破屋,用馬訪枝的話說,“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用盆子接都忙不停?!?/p>
趙大芳、馬訪枝做夢都想建新屋,尤其是鄉(xiāng)親們都搬出了老灣子,他們越發(fā)心急。
為了攢錢,他們求人種稻谷,摸索著種菜、挖藕,從牙縫里把低保金省出來,想盡了辦法。
2008年夏天,趙大芳、馬訪枝開始挑土打地基。地基打完,因手頭拮據(jù),一家人的新房夢只得擱淺。
個人努力,政策幫忙。隨著國家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一項項幫扶政策為他們的晚年生活添了“穩(wěn)穩(wěn)的幸?!薄蓚€女兒和女婿被推薦到城市務工,他們一年能領(lǐng)到的低保、殘疾補貼、計生補貼、產(chǎn)業(yè)獎補等加起來有1萬多元。
2014年新房建第二層,2018年裝修……建一建,停一停,趙家的兩層樓終于落成。
“門前屋后越來越漂亮,村里有了蝦稻基地,建了幸福食堂……我們雖然看不見,但是每天聽隔壁左右講,村里的好事都曉得!”趙大芳、馬訪枝以自己的方式感知著生活的變化。
年飯吃得熱鬧,福字看著喜慶。講起過去的苦和現(xiàn)在的甜,夫妻倆不時嘣出爽朗的“呵呵”聲,“政府對咱好,日子好過了,明年還要接大家一起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