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一级免费,国产网址在线,亚洲午夜网站,黄色在线播放网址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藝術
陳師曾誕辰140周年特展 中國畫走向現(xiàn)代的先行者
2018-01-21 19:39:11   來源:雅昌藝術

  中國美術館目前正在展出著兩位身處近代轉折時期重要的藝術家,一位是陳半丁,一位是陳師曾,也都恰好是他們誕辰140周年特展。他們共同生于近代歷史的大變局中,也都是中國繪畫“走向現(xiàn)代”的先行者。其中,陳師曾的展覽展出于中國美術館5層和6層展廳。

  作為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覽之一,中國美術館有著對陳師曾的研究與展出的先決條件,那就是中國美術館收藏著陳師曾的作品百余件套,但是多年來并未進行整體展出過。學界對于陳師曾的了解更多的是其在文人畫理論著述方面,而對其創(chuàng)作并未有系統(tǒng)呈現(xiàn)。

  2016年11月16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覽媒體發(fā)布會在展覽現(xiàn)場舉行,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副館長謝小凡、安遠遠出席了發(fā)布會并向媒體介紹展覽情況。即日起,“朽者不朽”: 中國畫走向現(xiàn)代的先行者——陳師曾誕辰140周年特展正式對公眾開放。

  展覽展覽聚集了陳師曾各類藝術作品兩百余件,一方面展現(xiàn)其于中國畫各科推進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呈現(xiàn)其于書法、印章、詩詞以及漫畫、畫銅、箋畫等多方面的綜合藝術成就,尤其在美術館6層特設專廳,以“沙龍雅集”方式鉤沉其生平、交友、著述,力圖部分還原陳師曾與民初文藝界往來的藝術交往圈。在全面研究展示陳師曾的畫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的同時,也希望藉此揭示其對于二十世紀中國畫走向現(xiàn)代的開拓價值和文化啟示。

  五層中廳人文風俗部分

  “朽者”何許人也?又緣何“不朽”呢?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到,在中國繪畫“走向現(xiàn)代”的歷史進程中,有這樣一位自號“朽者”的先行者。他不同流俗,畫吾自畫,集詩書畫印和新知識素養(yǎng)為一身;他以深厚的筆墨功力,傳承金石寫意之風,并在直面現(xiàn)實中創(chuàng)作出具有人文關懷的杰作;他投身藝術教育與畫會活動中,積極推進中日藝術的交流合作;他提攜同道,與民初藝壇共同開創(chuàng)出北京畫界的新局面……然而,他僅僅活了四十八歲,他便是在逝后被吳昌碩題為“朽者不朽”、被梁啟超評為“現(xiàn)代美術界,可稱第一人”的陳師曾。

  陳師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師曾,號朽者、朽道人,其出身于晚清江西名門,祖父陳寶箴、父親陳三立、六弟陳寅恪,當今文史學界習稱“陳門四杰”;陳師曾早年留學日本,與魯迅、李叔同等結為文藝摯友;回國后,先后任教于南通與長沙,并全心致力于詩書畫印的深研,求教于海上巨擘吳昌碩;1913年底,其赴北京任教育部編審,居京十年間,在多所高校任教,參與多個畫會活動,發(fā)現(xiàn)并推廣白石老人,勤于創(chuàng)作、著述與講演,留下數(shù)千件藝術作品和數(shù)十篇畫學精義。

  五層右側展廳部分

  然而,或許這與他1923年早逝,作品散佚,又未曾舉辦過全面的藝術展覽有關。就其自身的人生經(jīng)歷和藝術成就而言,一般觀者也許并不是那么了解,即使是今日畫壇,想必很多人也僅是樂道其提倡“文人畫之價值”、知曉其創(chuàng)作《北京風俗圖》等。時間流逝,知者寡落,何況自今距其誕辰已是整整140年!

  吳為山館長稱,“可以說,這是朽者陳師曾去世后首次在國家最高美術殿堂的集中陳列。在全面研究展示其畫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藉此揭示其對于二十世紀中國畫走向現(xiàn)代的開拓價值和文化啟示。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平臺,中國美術館一直以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公眾美育服務、建構時代精神為宗旨,此次特展的舉辦正是對于民族精神和經(jīng)典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并由此彰顯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自覺、自信、自強?!?/span>

  也許,通過這一展覽,我們有可能真正走近“朽者”,也才可能窺得海上巨擘吳昌碩在“朽者”去世后所題“不朽”的深意所在。

  五層左側展廳部分

 

  在中國美術館的五層展廳,此次陳師曾的展覽特別用了“木”與“紙”的兩大設計元素,五層入口就以長著新芽、開出花朵的“枯木”為開端,展覽的所有作品皆以白色毛邊紙作為裝裱、懸掛和布置背景,讓展覽呈現(xiàn)出整體淡雅的色調,將觀眾代入一種文人的情境。展覽作品部分劃分為四個板塊,人文風俗、山川逸興、朽木生花、才藝博通。

  人文風俗:古今、現(xiàn)實、俶詭

  這一部分以《北京風俗圖冊》為主體,營造街景穿梭的觀感,并遴選陳師曾人物畫創(chuàng)作的其它多種面貌間搭其中,以“古今”、“現(xiàn)實”、“俶詭”作為解讀的關鍵詞。輔以王云1923年所繪白描《陳師曾像》和陳師曾自寫漫畫肖像相呼應,在紙陣中隱顯其“文人畫之價值”及其它論述,揭示其融合中西、會通古今的畫學思考和創(chuàng)新所在。

  山川逸興:寫生、詩意、簡筆

  這一部分集中展示陳師曾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面貌,展場中間以相互借景和層層穿透的方式呈現(xiàn)其多組庭院寫生與詩意山水小品,四周展墻上以立軸與冊頁結合的方式揭示其山水畫的博采眾長和自抒性靈,并簡約勾勒從早期取法四王到后來主要以個性派畫家(自謂“五石堂”)簡筆寫意為師資的發(fā)展軌跡。

  朽木生花:君子、博物、金石

  陳師曾的花卉作品傳世最多,“四君子”題材尤為其所擅長,這一特點在此展場中間部分集中呈現(xiàn);此外,由于受到吳昌碩畫風的影響,具有金石意味的寫意筆墨是其花卉畫的主體面貌,同時,由于早期曾致力于惲南田沒骨、工細一路,加之留日深研博物一科,能將多種筆墨風格與深入觀察后的物理、物態(tài)融為一爐。故此部分以“君子”、“博物”、“金石”作為賞讀的關鍵詞。

  才藝博通:詩書印、漫畫、畫銅、箋畫

  在這一部分,我們采用多種展示方式和手段,以文獻、實物、圖片噴繪或多媒體投影展出其書法、篆刻、漫畫、畫銅、箋畫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力圖較為全面地呈現(xiàn)兼具舊式文人/新知識人兩種特征為一體的陳師曾身處時代轉折時期的綜合素養(yǎng)與興味所在。

陳師曾與吳昌碩合作的繪畫

  另設六樓展廳:家世—生平

  “義寧陳氏一門,實握世運之樞軸,含時代之消息,而為中國文化與學術德教之所托命也! ” ——吳宓

  交游—活動

  雖然陳師曾僅僅活了四十八歲,但由于其家世較為顯赫,且多與名門聯(lián)姻,又加之留學日本,視野開闊,著力于文藝創(chuàng)作、活動、教育,故交友甚為廣泛:既有家族世交,也有留學新知識分子;既有畫壇同道,也有文藝知交;既有達官顯貴,也有名工巧匠……此僅根據(jù)已有的材料,部分還原陳師曾與民初文藝界往來的藝術交往活動。

  陳師曾與魯迅、與李叔同、與吳昌碩、與齊白石、與姚華、與梅蘭芳、與日本畫壇(圖文資料、交往原作)

  陳師曾短暫的一生,何以“不朽”?何以成為二十世紀初中國畫走向現(xiàn)代的先行者?在吳為山看來,其所撰《文人畫之價值》正可視為對其個人文化價值的最佳注腳,吳為山也在前言中略述一二。

陳師曾《北京風俗圖——墻有耳》28.5×34.7cm  1914—1915  紙本

 

陳師曾《八桃》121.8×41.2cm 1914—1915 絹本

陳師曾《芭蕉梔子》 紙本

陳師曾《佛像》 紙本

  “文”

  在陳師曾所有關于中國繪畫的價值敘述中,都始終落腳于根性的民族文化自身。正如《畫繼》所言,“畫者,文之極也”。文化及其所深涵的民族精神才是中國畫得以延存上千年的內核所在,無論是在其譯文中所談到的“東西畫界,遙遙對峙,未可軒輊。系統(tǒng)殊異,取法不同”,還是在主張融合中所言“研究之法,宜以本國之畫為主體,舍我之短,采人之長”等等,都彰顯出一種開放而自覺的文化視野。

  “人”

  人是文化的存在,以文“化人”則是文化之功能。“陳門四杰”所體現(xiàn)出的文化托命意識,即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典范;陳寅恪所提出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是留給現(xiàn)代學人的寶貴財富;陳師曾所謂“文人畫四要素”(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同樣是將藝術之用回到創(chuàng)作主體的完善與充實。而其去世后,眾人評價也正是首推其品性之高潔,“而其作品的表現(xiàn),都有他的精神。有真摯之情感,有強固之意志,有雄渾之魄力……”(梁啟超語),“朽者”為人可見一斑。

  “畫”

  畫乃文與人的跡化。陳師曾的藝術作品一方面秉持“以精神相應”的藝術理念,著眼于從文化比較的視野中堅守寫意性筆墨的書寫與抒發(fā),又巧妙地融匯西法,不斷拓展藝術題材與語言方式,從自然與現(xiàn)實生活中探尋“發(fā)表個性與其感想”的新貌,確有先導之功;另一方面,諸類皆擅,總體風格“書卷”襲人、淳厚雅正,詩畫一體、每多寄寓,內斂為矯然拔俗的君子風骨,外拓為任意揮灑、體貌多變的不羈性情,在民初畫壇中獨顯自家面貌。

 

陳師曾《清供圖》 紙本

陳師曾《薔薇群雞》 紙本

陳師曾《紅梅》 紙本

  吳為山說,這是朽者陳師曾去世后首次在國家最高美術殿堂的集中陳列。在全面研究展示其畫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藉此揭示其對于二十世紀中國畫走向現(xiàn)代的開拓價值和文化啟示。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平臺,中國美術館一直以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公眾美育服務、建構時代精神為宗旨,此次特展的舉辦正是對于民族精神和經(jīng)典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并由此彰顯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自覺、自信、自強。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