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青花瓷器,初創(chuàng)于唐朝,成熟于元朝,至明朝則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朝青花瓷的出口是歷朝歷代的高峰。
據(jù)深圳市述古堂美術館館長李廷貴介紹,康熙年間,瓷器的外銷量常居國民生產(chǎn)總值第一位,高達62%。不僅是出口量的高峰,青花繪彩上同樣享有“青花五色”的高潮美贊,無論是人物,還是花鳥、博古紋的繪藝,都為一絕之稱。
中國的瓷器制造有悠久的歷史,其獨特之秘延續(xù)千年,世界莫不求知若渴,趨之若鶩,也就難怪要以“china”來命名這種美觀、實用而又耐用的器皿。在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史上,瓷器曾充當著大使的角色。在明清兩代,青花瓷作為外銷瓷銷往國外,受到西方貴族的歡迎。
不過為了適應海外市場的需求,青花瓷的造型和裝飾紋樣常常直接吸取外來文化的因子或異域的藝術元素,甚至有的產(chǎn)品完全按照外國人提供的設計圖稿燒造。所以,不少外銷瓷的器形、紋樣,在國內(nèi)極為少見或根本無法見到。
清康熙外銷青花花卉天球瓶一對
此器形體高大端莊,紋飾細密嚴謹。瓶唇口,長頸,球形腹,平底。通體青花裝飾。尺寸:高6cm,腹徑3.5cm。天球瓶始燒自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康熙時偶見,雍正、乾隆時期較多,因造型莊重大方,一向為市場上的熱門器式。
曾經(jīng)有過那樣一個輝煌的時代,中國的瓷器,沿著海上藍色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美洲,運往世界各地。而那段歲月中最為耀眼的明珠,無疑是代表著瓷器藝術最高峰的清朝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