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一级免费,国产网址在线,亚洲午夜网站,黄色在线播放网址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藝術
從金縷玉衣看古代貴族對“死而復生”的迷戀
2018-01-21 19:33:04   來源:雅昌藝術網(wǎng)

“金縷玉衣”

人總有一死,為了能夠在陰間繼續(xù)享受榮華富貴,古人利用豐富的想象力和無盡的生存欲望,創(chuàng)造出了來世再生和靈魂不死的信念,這便有了金縷玉衣來世再續(xù)的傳奇,因為他們相信只要穿著金縷玉衣靈魂便能升天,就能帶著陽世的禮儀和身份去陰間繼續(xù)享受。5月18日,罕見國寶級文物竇綰身著的金縷玉衣將亮相長沙,向我們展示古代皇帝貴族對死后享樂的追求,對死而復生的迷戀。

國寶級文物“金縷玉衣”將展長沙看漢人的生死觀

“金縷玉衣遇見長沙王璽——漢代長沙國與中山國出土文物精品展”將于5月18日在長沙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將展出漢代長沙國和中山國王陵中出土的金銀器、玉器、漆器、兵器、車器、馬具等生活用器,向我們展示大漢王朝的風采。眾多文物中,最搶眼的當屬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身著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也叫“玉匣”、“玉押”,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最高規(guī)格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包括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六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許多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等玉片拼成,玉片上鉆有許多小孔,可以用纖細的金絲、銀絲或銅絲將玉片編綴成衣,所以又稱為“金縷玉衣”,玉衣內(nèi)頭部有玉眼蓋、鼻塞、耳塞、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門塞。

竇綰金縷玉衣

此次展出的竇綰金縷玉衣是我國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最早的保存完整的金縷玉衣,是罕見的國寶級文物,長1.72米,以700克金絲連綴2160片玉片而成,玉衣內(nèi)還包含玉九竅塞、玉璧、玉握,體現(xiàn)了漢人“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生死觀。此次展覽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展,將持續(xù)至8月28日。

400年玉衣演變史的3個版本

初級版:覆蓋面部的“綴玉面飾”

西周虢國玉面罩

春秋吳國國君玉斂葬飾件

那么最早的玉衣是什么樣子的呢?據(jù)研究,漢代的玉衣是由先秦時期的“綴玉面飾”演變而來的。所謂“綴玉面飾”,就是將做成眉、眼、鼻、口形狀的玉石片,按一定形狀排列,綴飾在織物上,于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這種綴玉面飾一般只有幾十片玉片,還不是真正的玉衣,只能算是玉衣的雛形。最早的綴玉面飾出現(xiàn)在西周晚期的虢國墓地中,到了戰(zhàn)國時期,綴玉面飾已成為一種頗為流行的喪葬禮俗,皇帝與貴族死后,都要用玉覆面做陪葬。后來,貴族們又從玉覆面中發(fā)展出了金縷玉衣等陪葬品。

過渡版:覆蓋頭、手、腳的“金縷玉套”

劉疵“金縷玉套”

玉衣開始出現(xiàn)的時間大約為漢文景時期,武帝時開始流行。這期間的“金縷玉衣”嚴格來講只能稱之為“金縷玉套”,因為整套玉衣沒有上身、袖子和褲筒,只有面罩、玉帽、玉手套(兩只)和玉鞋(兩只),山東臨沂劉疵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玉衣就是其中的代表。這樣的用意似乎在于以點代面,即用身體最末端的幾個點來代替全身,起到象征性的作用。這種“金縷玉套”是綴玉面飾向玉衣的過渡形式。之所以產(chǎn)生這種情況與當時的玉料非常稀少有關,劉疵身著的玉衣,有的玉片就是用其它的殘玉器改制而成。

精品版:覆蓋全身的“金縷玉衣”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

到了漢武帝時期,隨著張騫出使西域,與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系,大量和田玉通過絲綢之路運往內(nèi)地,玉衣的形制也在充足的材料下漸趨完備,形成了外觀與真人形體相同,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子六部分組成的完備玉衣,并成為漢代皇帝和皇親國戚專用的殮服。其中最為精美的當屬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這件玉衣由4248片上等和田白玉制成,其中穿綴的金絲就重達1600克,是目前國內(nèi)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質(zhì)最好、工藝最精美的一件。

玉衣的設計均為死后享樂而存在

為了尸體永存玉衣作殮服,且玉堵九竅

無論玉衣怎么演變,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尸體永不腐朽。漢代的人們普遍相信人死后靈魂尚存,只要留住魂魄,人還是可以像活人一樣吃喝玩樂。而魂魄只能依附于身體而存在,所以當時的皇室貴族對如何能使身體永不腐朽十分熱衷。

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

“他們認為,玉乃山川之精英,自然界之精華,具有神奇的功能和不可思議的靈性?!睍x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在他的《抱樸子》中也曾說到:“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彼^九竅就是指兩眼、兩鼻孔、兩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門。所以古人誤認為用昂貴的玉衣作殮服,且以玉堵住人體九竅,這樣就能使人的精氣不外泄,最終達到防腐的目的。玉堵九竅的葬俗逐漸成了皇室貴族的玉衣葬制。

玉堵九竅

正是出于這種認識,玉衣才從僅能覆蓋面部的“綴玉面飾”漸漸演變成覆蓋全身的“金縷玉衣”,并且玉衣還經(jīng)常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蓋、鼻塞、耳塞、口琀、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門塞。其中最講究的是用玉蟬作口琀,古人認為人死后,其靈魂離開尸體,正如蟬從殼中蛻變出來時一樣,能夠復活和再生。

南越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

為了死后享樂玉衣嚴絲合縫,僅余一孔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證尸體永不腐朽,玉衣本身的設計與制作也非常周全。首先,在玉衣制作之初,工匠先制作一具人體模型,并在上面劃出縱橫的行格,然后逐格編號,制作玉片,并根據(jù)人體各部位的不同形態(tài),設計出數(shù)以千計的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玉片,鉆孔后以金絲綴結,從而使玉片間的距離最小可達0.3毫米。另外,在鏈接玉衣的六個部分時,工匠們采用了現(xiàn)代裁剪所使用的卷邊手法,力圖使整件玉衣嚴絲合縫,成為一個整體。

玉衣頭頂大多留一個孔,有人說是為方便靈魂出入

考慮到死后靈魂享樂方便,玉衣的頭罩頂部設計有一圓孔,其目的是為了靈魂可以通過圓孔自由出入軀體。另外,玉衣本身的材質(zhì)也保證了皇室貴族死后還能保持其原有的身份地位,因為一兩千年前玉器為無價之寶,唯皇室和地位高的貴族才能佩帶使用。如果是普通民眾擁有玉器,定會引來殺身之禍。而綴結玉衣的金絲則可以保證貴族死后還可以享受富足的生活,畢竟金是“百世財富”。從玉衣的設計、材質(zhì)上來看,每一個細節(jié)無一不是為了皇室貴族的死后享樂而存在。

玉衣的玉片用金絲綴結

【結語】據(jù)《后漢書禮儀志下》記載:皇帝死后,用金縷玉衣;諸侯王、第一代列侯、貴人、公主死后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玉衣。在這個“我為玉狂”的時代,漢代皇室貴族為了死后能夠繼續(xù)享樂,漸漸形成了以玉衣為主體的葬玉使用制度。只是隨著佛教的興起,玉衣的使用也漸漸走到了盡頭,畢竟跟道教宣揚的人死后還要在陰間過著正常生活相比,佛教描繪的西方極樂世界更為人們所向往。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