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郁曉東
國內(nèi)電視劇市場風(fēng)云變幻,今夏的宮斗戲擂臺打得火爆,硝煙之下,軍旅戲、古裝戲、家長里短的婆婆戲……你方唱罷我登場,流行趨勢走馬燈似的更換著。但值得注意的是,唯有“年代戲”有著自己穩(wěn)定的運行軌跡,不急不躁,時有精品劇冒出,主創(chuàng)們將故事和人物放置于真實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時代的變遷與人物的起伏經(jīng)歷彼此起著化學(xué)作用。有著真實歷史的背書,加之過硬的劇創(chuàng)水準,使得年代戲的“骨骼”尤為健壯,日積月累,不僅有了一批鐵桿的觀眾,也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質(zhì)的創(chuàng)作者,演員武笑羽便是其中一位。
《正陽門下小女人》中扮演徐靜理
基調(diào):符合歷史樣貌的劇情
前不久在北京衛(wèi)視落下帷幕的年代大戲《正陽門下小女人》,收視率穩(wěn)穩(wěn)地保持在第一。該劇以正陽門下一條胡同里老老少少的生活故事為核心,歷史背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公私合營,一路延講到了九十年代的下海經(jīng)商潮。
武笑羽在劇中扮演的徐靜理一角,正是生于五十年代,收獲于九十年代,暗合了自己父母輩生活的時代印記。武笑羽說:“那一代人在我眼中,生活是務(wù)實的,工作是有闖勁兒的,愛情是有詩歌的。他們有一種潤物細無聲卻巨大的能量,像深海像樹根。他們那個年代是充滿人情味兒的,是一種熱鬧的溫暖。這種能量,這份溫暖,來自于真實生活經(jīng)歷的打磨,隨時代翻涌而起起落落,一路蹉跎走來,正是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之一?!?/p>
形似:看完劇本先把頭發(fā)染黑
有了歷史的基調(diào),視覺上年代感的還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服、化、道是幫助演員塑造人物的手段,每個年代都有比較明確的流行特征。武笑羽透露,決定接演《正陽門下小女人》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頭發(fā)染回了黑色。“我一看徐靜理是1950年代出生的,二話沒說先染黑了頭發(fā)。如果我頂著一頭紅發(fā),那么,無論是我還是對手,都無法相信彼此是那個年代的人?!?/p>
劇中倪大紅扮演的父親,每天早上都要給妻子、女兒們擠好牙膏。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牙刷是特制的木把。武笑羽說:“道具組相當細心,木把牙刷、老式牙膏、搪瓷缸子、壓在玻璃板下的老照片、塑膠皮的筆記本、三腳臉盆架子等等,一一細心神還原,我們一走進片場,就好像回到了那個年代,這些都很好地服務(wù)了演員。”
還原的年代場景,除了服務(wù)演員,于觀眾而言,“也許某件相似的物品,會瞬間打開記憶的門,引發(fā)一場共振效應(yīng),讓我們的表演在觀眾心中產(chǎn)生了回響。”武笑羽說。
神似:為演江冬秀先讀胡適著作
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形似了,神似卻并非容易。武笑羽卻笑說自有一套經(jīng)驗:“先從參閱大量的圖片、影像入手。這些直觀的視覺刺激會使我們對于過去的那段歲月,有一個初步感性的認知。再去閱讀文字資料,就好像打下了一個理論基礎(chǔ),這個是理性認知?!?/p>
接下來便是結(jié)合劇本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武笑羽說:“劇本提供的是文字內(nèi)容,我如何說出臺詞并設(shè)計合理的動作,更好地傳達出劇本文字甚至文字后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這是一個二次創(chuàng)作的過程,沒有之前打下的理論基礎(chǔ),二次創(chuàng)作就沒有了根基?!?/p>
在拍《正陽門下小女人》之前,武笑羽細細翻看了父母的相冊,從身邊人身邊事開始,幫助自己完成建立“年代感”的第一步。而在準備《覺醒年代》時,武笑羽坦言“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p>
武笑羽說: “江冬秀這個人物,歷史上真實存在,名聲不小,卻又往往難找到詳盡的官方記載,她沒有著書立說,也沒有一官半職,她不是誰,可她又是誰,她是胡適的夫人。于是,只能從別處的記載里,找出蛛絲馬跡,一點點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歷史人物形象,從而建立對人物的認識。”說到受益最大的資料,武笑羽毫不猶豫地回答:“自然是她老公的《四十自述》,以及唐德剛的《胡適雜憶》了。”
在某種程度上,“年代戲”不僅僅是單純提供娛樂性的影視產(chǎn)品,也是一種對歷史的審視,因此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正如武笑羽所說:“也許會有一種當局者迷的心態(tài),等我們的這個年代成為過去式的時候,后來的人們再拍我們所處年代的‘年代戲’,應(yīng)該會看到更加豐富的內(nèi)容?!焙髞淼乃麄儯蛟S會審視流量至上論到底靠不靠譜,評論無現(xiàn)金社會是否真的有益無害,算法推薦是否禍害了新聞行業(yè)……類似這些問題還有很多,事情還在起著變化,現(xiàn)在看不到答案,而答案或許就在未來的“年代戲”里。(郁曉東)
[責(zé)編:產(chǎn)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