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藝術品拍賣”這個詞語,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有錢人的游戲”,然后腦海中浮現出的,是在奢華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中觀看預展、現場舉牌、電話委托一系列富有神秘色彩的過程。然而,在今天,“所有的行業(yè)都將被互聯(lián)網化”,傳統(tǒng)的藝術品拍賣行業(yè)也不例外。
10月9日至12日,西泠印社拍賣行的首屆網絡拍賣舉行,引起了同行業(yè)以及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作為一家傳統(tǒng)藝術品拍賣行,以 及南方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領頭羊”,西泠拍賣正式“試水”網拍,的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與各類藝術品電商、“微拍”不同的是,西泠是以類似于年度大拍的格局與模式來推出首次網絡拍賣。從傳統(tǒng)書畫到印石文玩,從當代玉雕珠寶到陶藝紫砂等,共有22個精品專場的1000余件拍品上線,這些拍品都經過拍賣行的精心組織與篩選。
與此同時,西泠專門開發(fā)了APP,推出其網絡拍賣平臺——藝是網拍,讓線上拍賣做到便捷、親和、易操作。在保證金上也降低了門檻,競拍單個拍品,只需繳納單品保證金,而繳納全場保證金十萬元,則可自由競買全場拍品。為了讓首次參加網拍的買家有個適應的過程,還配套了代理委托出價和實物調閱服務。
如果說西泠網拍可以看作傳統(tǒng)藝術品拍賣試圖“對接”互聯(lián)網時代的一種延伸與轉換,那么,廈門谷云軒則走了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子。
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的低靡行情,令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yè)進入了“洗牌”階段,許多中小型拍賣行在作品征集、客戶資源、品牌效應等方面處于劣勢,面臨經營困難,有的合并或退出,有的減少拍賣場次,也有的往電商方向發(fā)展。廈門谷云軒從去年開始,停止傳統(tǒng)拍賣,改由日本等海外地區(qū)批量購回中低端中國藝術品或國外工藝品,整理歸納成書畫作品、古董文玩、茶道器物、家具、西洋雕塑等不同類別,然后以微信群拍賣的形式,每日推出一個主題、十幾件拍品。由于拍品整體價格低廉,種類豐富,且多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與審
美元素,恰好迎合了當下正在興起的藝術品消費潮流,所以成交相當活躍。目前,谷云軒的“來鷺草堂”微信群已經從一個群擴至八個群。
網絡拍賣在西方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1995年,計算機系畢業(yè)的法國小伙兒皮埃爾·奧米迪亞創(chuàng)立了eBay網站,并在短短幾年內獲得了巨大的發(fā)展。中國藝術品網絡拍賣的最早嘗試,是由嘉德拍賣公司于2000年創(chuàng)辦的“嘉德在線”,但因為真?zhèn)螁栴}、網絡保障不足等問題的困擾,使得網絡拍賣在國內得不到真正的推廣和運用,一直到2010年hihey.com在線藝術市場的成立,才拉開了第二波中國線上藝術品交易網站的發(fā)展序幕。
谷云軒與西泠印社代表了傳統(tǒng)拍賣行試水網絡拍賣的兩種模式,從中不難找到二者的共同特點——較低的價格定位,拍品選擇上富有生活氣息,以及關注年輕買家等等。
網絡藝術品市場上的買家多是“70后”“80后”的新買家,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對藝術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所以網絡拍賣也將促進藝術品的市場價格進一步趨于理性。
隨著人們對“手作”的熱情越來越高,陶藝、瓷器等融入當代生活的藝術品消費廣受歡迎。西泠網拍首拍特別推出當代陶藝、珠寶、茶具茶道等新板塊,其中“茶器·花器·香器古物專場”中的竹編花器、青瓷香薰等器物成為全場亮點。1995年出生的“小鮮肉”設計師龍梓嘉,是眾多明星的私人高級珠寶定制師,此次珠寶專場中也出現了湖南衛(wèi)視《我們來了》真人秀中劉嘉玲曾佩戴過的首飾。
據專家預測,在不久的未來,全球將有一半的藝術品交易是在互聯(lián)網上完成的。從長遠看,網絡拍賣無疑是一個“錢”途無量的選擇。而在眼下,網絡拍賣正在從各個角度改變這個行業(yè)的整體格局,成為傳統(tǒng)拍賣行必須面對的課題。
網絡拍賣從最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拍賣在地域上的局限,買家不必長途辛勞參加現場拍賣,網絡的資訊、大數據,以及便捷、互動的特點,必將吸引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群參與藝術品競拍。但顯而易見,網絡拍賣并非簡單地將線下的拍賣搬到網絡上進行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拍賣更體現出藝術品交易在價值投資之外的另一屬性:它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消費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