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一级免费,国产网址在线,亚洲午夜网站,黄色在线播放网址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古代的樂器長啥樣?
2018-01-21 19:37:13   來源:未知

圖:樊錦詩在看展

音樂是一種隨演唱、演奏立即消逝的“時間藝術”。在缺少存儲手段的古代,雖然無法留下當時的真實聲響,但仍留下了眾多足以展現(xiàn)中國古代音樂面貌的音樂文物。中原音樂文物以其豐富性、連續(xù)性和典范性,積淀著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神。

本次由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承辦的“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將從數(shù)十年來河南省出土或征集的音樂文物中擷取精品,還原一段飄揚千年的壯美奏鳴曲,帶觀眾領略中國古代音樂千古不泯的魅力。

  本次展覽以時間為序,包括“遠古回響——原始社會音樂”、“金聲玉振——夏、商、周三代音樂”、“瑰姿逸音——漢魏音樂”、“盛世風華——隋唐宋音樂”四個單元,分別以“骨笛(中山寨遺址出土)”、“特镈”、“灰陶尊上倒立俑”、“定窯八角獸首響鈴器”等代表文物,勾畫出了中國古代音樂從史前至唐宋一路走來的華彩歷程:

  骨笛、陶鼓、陶塤等史前考古中的音樂文物,見證了遠古祖先觀察生產生活中的聲響,有意創(chuàng)造動聽音節(jié)的音樂之始;至兩周時期,中原正聲被視為正統(tǒng)的王室音樂之源頭和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主流,以編鐘為主奏樂器的廟堂雅樂,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禮樂文化主體;兩漢時期的中原,中國傳統(tǒng)音樂轉入了更為活躍的歌舞伎樂時期,在河南出土的大量陶制明器和漢畫像磚、石、壁畫中,舞樂百戲的題材占有相當?shù)谋戎兀惶拼魳穭t匯融了各國藝術的精華,唐代墓葬所出大量的彩繪和三彩樂俑,顯示出盛唐樂舞的絢麗多姿與青春朝氣。唐后至宋,宮庭音樂逐漸走向市井,作為娛樂場所的瓦舍、勾欄,遍布北宋之都河南開封……

樊錦詩先生參觀展覽

骨笛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1986年汝州市中山寨遺址下層出土

骨笛是將鶴類動物肢骨鋸去兩端關節(jié)后,再鉆孔而成。經復原后測音,專家認為它可能是用作定音的標準音管。 

這件骨笛能吹奏出七聲音階。過去,人們一直認為七聲音階來源于西方,而我國古代則演奏五聲音階。骨笛的出土,證明了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具有高超的音樂水平,因此,骨笛被譽為“中華音樂文明之源”。

兔形陶塤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距今4800 – 3900年) 1958年鄭州旮旯王遺址出土

該陶塤為灰陶胎,捏制而成,形似一只溫厚小兔,背部開吹孔、臀部開音孔。

石排簫春秋晚期前段,約在公元前560年之前1978年河南淅川縣下寺3號墓出土

出土時排簫已斷為兩截。排簫略呈三角形,石質色白,上端平齊,鉆有13個圓孔;下端長短依次遞減,兩側刻成13根管并列的樣子,實際為一整塊石。中部刻一斜橫帶,表示用帶子綁縛簫管。除少數(shù)管口部殘損嚴重不能發(fā)音外,排簫各音管均能吹出高低不同的樂音。 

楚辭《九歌·湘君》“吹參差兮誰思”中的“參差”,即是指排簫。這13根簫管的長度增加,管徑也隨之加大,當管長與管徑呈最佳比值時,其發(fā)音效果最理想,顯示出先秦樂器制作的發(fā)達水平。

特镈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

特镈呈合瓦形,上方有5條夔龍,居中一條,其下有4條蜷曲盤繞與镈連接,組成一個鏤空的镈鈕。共36個枚,外形呈螺旋狀均勻分布。舞部、篆帶及正鼓部均飾有蟠螭紋。

這件特镈隸屬于一套編鐘,屬于春秋中期偏晚時期,其中包括特镈4件,甬鐘19件,共23件?,F(xiàn)分別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青銅樂鐘一組(24件)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1996年河南新鄭金城路祭祀坑出土

這套編鐘音域達三個八度,具備完整的七聲音階結構,能夠演奏豐富多彩的旋律。镈鐘的鐘口內唇以及鐘壁銼去一部分,以調整音高,發(fā)揮低音鐘的和聲支持作用。這批編鐘的出土,為尋覓湮滅已久之“鄭聲”的音樂特征和風格,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作為先秦雅樂的主體,鐘乃眾樂之首,編鐘還是統(tǒng)治階級身份、等級和地位的象征。春秋以來,禮崩樂壞,鄭、衛(wèi)等地區(qū)的民間音樂即鄭聲,影響日益擴大,有取代雅樂的趨勢??鬃釉鴳崙嵅黄降乜畤@“惡鄭聲之亂雅樂也”。后世的儒者擴大了鄭聲或鄭、衛(wèi)之音的內涵,用它泛指與雅樂不同的、源于民間音樂的俗樂。

灰陶尊上倒立俑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河南濟源辛莊出土

這件展品中兩位女樂伎倒立在灰陶尊上,她們頭挽高髻,穿著緊身衣褲,身體倒豎,兩腿上舉且相互支撐,體態(tài)輕盈,動作流暢。這種兩人組合于尊上倒立的動作,不僅需要極佳的平衡能力與默契的配合,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可與當今體操運動員和雜技演員相媲美。

樂舞雜技俑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河南洛陽燒溝23號漢墓出土

這套樂舞雜技俑屬東漢早期,其中吹塤、撫琴、擊鼓、歌唱等樂俑8件,倒立、反弓、猴戲的雜技俑6件;盤舞、對舞俑3件,舞者均為女性;高大滑稽的俳優(yōu)俑1件。整套樂俑的線條粗獷,憨拙可愛,洋溢著滿滿的激情,把稍縱即逝的樂舞之興凝練于靜態(tài)之中。這種將器樂、歌舞、雜技、滑稽戲匯為一臺的集大成表演,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帝都洛陽繁華享樂的社會生活風貌。

平索戲車畫像磚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河南新野出土

畫面左部為平索戲車雜技表演,兩輛車飛快奔馳,前車上有一人在撞桿上做平衡支撐的表演,撞桿頂端蹲有一人,右手拉索,左手拽著正進行飛人表演的另一舞者足部。后車上有一人攀登至頂端且用左手拉索,兩車之間有一人用雙腳勾住平索,倒掛在上面。兩輛車必須同速前進,既不能把細索拉斷,也不能使細索彎垂。舞者要熟知慣性與重力的規(guī)則,在向前快速移動的索上自如表演。畫面右部為車駕穿行拱橋,前有引導的車騎。 

除車馬外,其余畫面同樣有趣。橋前有兩名小吏拱手迎接車馬,橋下有一人獨自蕩一葉小舟,右上角兩武士持矛格斗,遠處一人正奮力追逐兩只獵犬。 

童稚木偶戲圖瓷枕宋(公元960 –公元1279年) 1976年河南濟源市城西北鎮(zhèn)安寺出土

瓷枕長方形,枕面微凹,便于枕睡。枕表面施以綠、黃、褐釉彩,周圍裝飾有花卉。枕面中心裝飾一幅有趣的嬰戲圖,右側一小童坐在繡墩上,左手按膝,右手執(zhí)一提線木偶聚精會神做表演,另外兩童認真配合助演,坐地的一位賣力地敲鏜鑼,還有中間的一位邊吹笛邊舞蹈。孩子們的表演雖然稚嫩,卻很專注,畫師以洗練的筆法將他們的神情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渲染出一種和諧歡快的氣氛,生動再現(xiàn)了當時流行于民間的提線木偶表演藝術。

定窯八角獸首響鈴器宋代(公元960 –公元1279年) 1960年河南洛陽市機瓦窯場出土

該器物為八角形,通體施白釉,色澤溫潤,新穎別致。上有珍珠地紋飾,腹部用獸首竹節(jié)作為間隔,每面采用浮雕和鏤雕工藝做出獸首,共有8只。獸嘴空腔內活動的響珠,可發(fā)出清脆的鈴聲,很明顯它們不能被放進去,而是被工匠精心雕成。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