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一级免费,国产网址在线,亚洲午夜网站,黄色在线播放网址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湖北秭歸遺址“陶頂盤”之“文”字與書契——簡論文字的起源
2021-11-03 11:04:23   來源:今日湖北

1635908684486935.jpg

 

湖北秭歸柳林溪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陶支座”1000余個,直身支座973個,其中一個直身支座圓頂盤(T0916⑧120,下簡稱“陶頂盤”,圖1),上有八個“文”字,分為四組,每一組兩個“文”字的頭與頭相對,是初始的“合文”。這個“陶頂盤”的意義非常豐富,首先是數(shù)學(xué)天文學(xué),這里只探討“文”字與書契的起源。

《秭歸柳林溪》說明:“遺址無測年數(shù)據(jù),只能根據(jù)相關(guān)材料的類型學(xué)、地層學(xué)分析,并對照周邊地區(qū)以往發(fā)表的材料判斷其相對年代”。經(jīng)過周密的推算,“可以確定柳林溪新石器時代遺存的年代介于城背溪晚期和大溪文化早期之間,估計絕對年代在距今7000—6000年左右”。1】國務(wù)院三峽工程建設(shè)工程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編《秭歸柳林溪》,科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頁、彩板2;第140頁)劉俊男《長江中游地區(qū)文明進程研究》介紹,城背溪文化“主要分布于長江沿岸的秭歸、宜昌宜都、枝江等地,集中分布在長江三峽峽口和峽口以下不遠的地段。城背溪文化諸遺址以獸骨為標本的碳十四年代測定的數(shù)據(jù)有4個如果考慮到樹輪校正有大約10%的差數(shù),年代可達9000年前”,“估計城背溪文化距今9000—7500年”。2】科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頁據(jù)此,估計柳林溪新石器時代遺存”的絕對年代,最為保守的表述應(yīng)該是“7500年前”至“6000年前”。此“陶頂盤”T0916⑧:120)屬于“特形支座3件”之一,出土區(qū)域為“東二區(qū)第八層”,在“新石器時代典型陶器組合分期表”中,屬于最早的第一期的第二時段,即五時段的第二時段3《秭歸柳林溪》,第129頁)絕對年代最保守的估計“距今7500—6500年”,“距今約7000年”                                   

 1635907094362261.png

1635907112191686.png


“陶頂盤”的“文”字,與山西陶寺遺址出土陶扁壺上朱書“文”字完全相同(圖2),都是象正面直立人形。今考古學(xué)者多釋讀這個朱書“文”形為“文”字,而對陶扁壺反面相對的朱書符號有不同的解讀,于是有的釋為“文勿”,有的釋為“文禹”,有的釋為“文堯”,對于朱書“文”字則無異議。4羅琨《陶寺陶文考》(見于《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第二期),何駑《陶寺遺址扁壺“文字”新探》(見于《三代考古》2004年第1期)葛英會《破譯帝堯名號,推進文明探源》(見于北京大學(xué)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三十二期)這個“文”表示什么意義?造字之意是什么?未見學(xué)者解釋。

秭歸遺址“陶頂盤”中的“文”字,與山西陶寺遺址陶扁壺(公元前2100年)上的“文”字相距近3000年,其形體高度一致,一直到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公元121年)中小篆正字“文”基本沒有變化。例如,殷商甲骨文“1635908312148518.png”(《合集》36134)字、晚商金文1635908331317730.png”(《???乍文父丁鼎》銘文,《集成》2318)字、戰(zhàn)國時期《郭店楚簡》1635908344565844.png”(《緇衣》),東漢《說文》中1635908357399296.png”字。這相距近5000年的時段,古體“文”字的基本形體超穩(wěn)定的保持一致。秦漢隸變后“1635908372448800.png”(《睡虎地秦簡》)字則失去了本形。

許慎《說文解字敘》開篇論述文字的起源: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nóng)氏結(jié)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5】〔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經(jīng)韻樓藏版,第753頁)這是文字學(xué)中關(guān)于文字起源的最為著名論斷,在秭歸遺址“陶頂盤”及同期文物中得到印證:

1)倉頡“初作為書”。東王充《論衡·骨相篇》記載:“倉頡四目,為黃帝史。6】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本,1985年影印本,第23頁)秭歸柳林溪遺址與“陶頂盤”同期的“陶法器”(T0915⑧48,4)7】《秭歸柳林溪》,第115頁,圖版43)之人面形為“四目”,其“四目”中間的書契為數(shù)字,即兩組“二五”。當然也涉及“陶頂盤”中的“文”字、數(shù)字。

1635907591548286.png

2)倉頡初造書契”為“文”,用“分理”。《說文》釋“文”:“錯畫也,象交文”8】《說文解字注》第425頁)。秭歸“陶法器”中的數(shù)字“五”是交錯筆畫,殷墟甲骨文數(shù)字“五”1635908391191358.png,《殷虛書契前編》1.44.7)相同。“陶頂盤”中的“文”是“六(1635908403631675.png”(《合集》5825,賓組)與“五(1635908391191358.png”的“交文”之“十一”。即(《殷虛書契前編》1.44.7)之合體十一”,倉頡造字“知分理”即是“文”字“十一”分為“六(1635908403631675.png”與“五1635908391191358.png”。

3)《說文敘》所謂“分理”包括字形中的“分數(shù)”,是數(shù)學(xué)“分數(shù)”的源頭。〔美〕 戴維·林德伯格《西方科學(xué)的起源》論述古巴比倫數(shù)學(xué)(公元2000年左右):“六十進制的一大優(yōu)點是,用分數(shù)進行計算相當簡單?!倍傲M制”是指“基于60這個數(shù)”,“十進制”是指“基于10這個數(shù)”。9】張卜天譯,商務(wù)印書館,2018年版,第20頁、第2223頁)這種用“分數(shù)”計算“六十”,與中國秭歸新石器時代的算法有相通之處。

1635907617997629.png

4)“神農(nóng)氏結(jié)繩為治”。秭歸遺址“陶頂盤”全是數(shù)字、數(shù)理符號,從數(shù)字“一”到數(shù)字“十二”,唯獨橫式兩條線上是“結(jié)繩”之“繩紋”(圖4)??傮w為菱形“格”:右邊是“四”、“一”、“四”、“九”、“四”;左邊是“四”、“一”、“四”、“一”、“四”。這種“結(jié)繩為治”算法暫不探討,可以提示的是“神農(nóng)氏”炎帝,一是制陶,二是神農(nóng)架“嘗百草”,三是隨州歷山的“神農(nóng)故里”,三項都可以得到秭歸遺址“陶頂盤”、“陶法器”最為合理而有力的證明。

5)伏羲(庖羲)始作《易》八卦”。秭歸東門頭遺址“太陽神女石刻”是伏羲與女媧之合體。柳林溪遺址“陶頂盤”圓周邊的8個“八方格”,即是“八卦”的原型。理由是,第一,“陶頂盤”中的數(shù)字有“一”到“七”,未見“八”,九為“六”加“三合”,另有數(shù)字“十”、“十一(文)”、數(shù)字“十二”,數(shù)八與“八方格”相關(guān);第二,原始“八卦”是用算籌小竹木棍占卜,筆者用小竹木棍拼合“八方格”恰好是22根(圖5),合“十干”與“十二支”之數(shù),這是殷墟《干支表》的原型。所以,8個“八方格”是原始“八卦”,8乘以8為64,即六十四卦。

    

1635907638291188.png

6)伏羲“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而作“八卦”。這里探討“地之宜”。殷墟未見“地”字,有“土”字,為“地”之本根?!墩f文》釋“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也;丨,物出之形也?!币笮妗巴痢弊值男误w諸多,劉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土”字收其形體39個10】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59—761頁),僅舉相關(guān)者3例:“1635908444728526.png”(《合集》28111,無名組)為“三合”。“1635908563249971.png”(《合集》6057正,賓組)為象土丘之形?!?/span>1635908576717466.png”(《合集》34187,歷組)為繩紋之菱形。此三形均表示“生”?!?/span>1635908587674974.png”見于秭歸遺址“陶頂盤”中的兩條繩紋(圖)正中圓穿孔之“生”。

屈原《天問》提問:陰陽三合,何本何化?”王逸注:三合為天地人三合。11】黃林庚《楚辭章句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999—1013頁)《說文》釋“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12】《說文解字注》第492頁)。這是說“天地人”的三個大“一”形成幾何形“三合”,即三角函數(shù),與“土(1635908599960689.png”字的相同,即是王逸所注。

《莊子·應(yīng)帝王》曰:“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边@渾沌死于“渾沌之地”,在南極與北極之中央之“地(帝)”。13】〔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叢書集成本,中華書局,1954年版,139頁)。

     東漢張衡《渾天儀注》的天地結(jié)構(gòu)圖示(圖6)14】陳美東《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天文學(xué)卷》,科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頁),明確圓形天文圖示的正中心為“地”。

1635907654439587.png

(7)伏羲“地(土)之宜”。殷墟“宜”字有兩種形體:“1635908619324186.png”(《合集》387正,賓組)形為“土”形中上下兩個“三合”;“1635908626940692.png”(《合集》388.賓組)形為上下兩個“六”,中間橫畫為“地平”。秭歸“陶頂盤”正中穿孔為“三合”,東西方向的斜線上,有6個數(shù)字“一”,加上中心穿孔“三合”為數(shù)九,與“宜”字兩種形體的數(shù)理相通;這條斜線右上端在張衡的天地結(jié)構(gòu)圖示中為右上角之“氣”。這種思維方法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8)殷墟“盤”(1635908639797838.png,(《戩壽堂收藏殷墟文字)45.1),從般、從月?!鞍恪敝小办睘橛沂謭?zhí)“日”與“丨(十)”之合體,是“數(shù)”的本字之一;“般”中“舟”,原形為版丁?!鞍恪保?/span>1635908647590173.png,《殷墟文字甲編》590)字,從攴、從版??;“攴”為“數(shù)”字的本字之一?!爸邸笔恰鞍娑 钡囊炅x。所以陶盤又為陶板。

中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最早見于東漢末張整《三五歷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15】〔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頁)這個神話不斷衍化,傳播甚廣。現(xiàn)在我們見到了秭歸遺址中的“盤古”,就是“陶頂盤”。

三峽地區(qū)湖北來鳳土家族民歌《神歌》(比腳)詞曰:“自從盤古開天地,農(nóng)伯祖先到這里,日日夜夜開荒種地,年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家家戶戶平安?!?/span>16】湖北省文聯(lián)圖書編輯部、理論研究室編《楚藝術(shù)研究》,楊匡民《楚聲今夕初探》,湖北美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299頁)土家族應(yīng)該與殷商“土”字相關(guān)。這個“農(nóng)伯”,實際上是指“岐伯”。《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三部九候篇”岐伯曰天地之至數(shù)始于一,終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yīng)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diào)虛實,而除邪疾。高士宗“九野,地理之合于天度。”17】〔清〕 高士宗《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直解》,孫國中、方向紅點校,學(xué)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152頁,159頁)歧伯所言與秭歸遺址“陶頂盤”的數(shù)理相通。

屈原《天問》有“疑問”“女無合,夫焉取九子。”王逸注:“女,神女,無夫而生九子。18】《楚辭章句疏證》1225—1226頁)岐即“神女”,與秭歸遺址“太陽神女石刻”相關(guān)。土家族《神歌》傳續(xù)著先祖的文化精粹。

總之,秭歸遺址“陶頂盤”之“文”字象正面人形,又為“大”字原型,表示“人文”,即是天地人三合之“文明”;同時表示數(shù)字十一,為“六”與“五”合體,也是運算干十與枝十二交合運算的關(guān)鈕?!昂衔摹奔词恰盎保猿伞拔幕??!拔摹弊?、“數(shù)字”、天文圖形,皆出能書者之書契,所以有“陶盤”;這是書契審美的范型,為天地人的生命活力之呈現(xiàn),所以這個“陶頂盤”為“恒動”。

2021年10月于武昌

 1635908660731864.jpg


技術(shù)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