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現(xiàn)場(余冠辰 攝)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現(xiàn)場(余冠辰 攝)
部分外國展品
泥塑佛坐像
公元2世紀
阿富汗哈達達遺址出土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藏
該佛像結跏趺坐,施禪定印,通肩袈裟。圓形臉部,杏仁眼,眼睛半閉,似在思考,額頭中間施有白毫印。哈達地區(qū)在上世紀的考古發(fā)掘中出土了很多座佛塔,環(huán)繞佛塔四周皆有很多灰泥塑像,這件作品估計原位置是屬于佛塔的基座位置。
彩陶盤
公元10-11世紀
亞美尼亞阿尼遺址出土
亞美尼亞歷史博物館藏
該釉陶(Faience)盤中央裝飾了飛舞的人面神獸,其身后沿著盤子口沿裝飾了一圈如柳條般的植物紋,整體流暢且動感強烈。釉陶是古玻璃的前身,釉陶的制作技術源于兩河流域,在古埃及發(fā)展至頂峰。(圖片版權屬亞美尼亞歷史博物館)
陶來通
公元前247年-224年(波斯時期)
伊朗德黑蘭省維利然出土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為磚紅色陶胎,表面涂有一層黃褐色化妝土,并裝飾有淺棕色圖案。來通杯形似喇叭狀,部分已經遺失。杯身主體繪有紅褐色幾何圖案。杯子末端是一只長角山羊或羱羊頭部,其中一只角已經缺失。山羊(羱羊)的雙目雕刻的十分清晰,下方還刻有胡須。來通杯通常呈人形或動物形,但其原型應該是動物的角。從公元前1000年開始,古代伊朗及其它地區(qū)已經開始制造陶瓷來通杯。來通杯在帕提亞藝術中很常見,在伊朗及其周邊地區(qū)均有大量出土。
灰片巖佛立像
公元2-3世紀
犍陀羅國遺址中部出土
巴基斯坦考古與博物司
這尊站佛頭部帶有光環(huán),臉向左偏轉。佛像頭部長有碩大、平滑的肉髻,頭發(fā)濃密。佛像的五官深刻,其長長的耳垂和雙眼引人注目,雙手已經遺失。佛像的臉型介于橢圓到圓形之間,雙眉彎曲,形狀分明。圓圓的大眼炯炯有神,眼皮上刻有狹長的褶皺;眉間白毫為高浮雕,嘴唇線條分明,鼻唇之間長著彎曲的胡須,下巴光滑。佛陀身著僧袍,雙腿隱于僧袍之下,長袍的層層褶皺多以線條的方式體現(xiàn),是比較典型的古希臘雕塑的表現(xiàn)手法。
陶扛鍬男俑
公元6世紀
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下觸出土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埴輪見于3世紀后半期到6世紀期間的日本群島。埴輪種類多樣,有屋形埴輪、器具埴輪、人物埴輪、象形埴輪等等。人物埴輪出現(xiàn)于5世紀,6世紀在日本群島各地得以普及。不同的人物埴輪組合起來,再現(xiàn)了與古墳中墓主人相關的儀式及其生前場景。這位笑容可愛的男子,腰間佩刀,雙耳佩戴耳環(huán)。為了方便勞動,頭發(fā)在耳邊短短扎起。有人認為該男子是參加儀式的農民代表,也有人認為他是古墳建造者的一員。(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蔵 Image:TNM Image Archives)
石雕人像
公元前四千紀
沙特塔布克地區(qū)
沙特旅游和國家遺產委員會
塔布克地區(qū)的古代遺存和考古遺跡眾多,有巖畫、銘文、堡壘、宮殿和古代敘利亞-埃朝圣之路等珍貴遺存。該人像是在打磨的石頭表面做淺浮雕,著重勾勒了面部輪廓和五官,人物表情肅穆,非常獨特。
組裝畫
公元前3世紀中期
敘利亞瑪麗出土
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一幅由象牙、貝殼、紅石灰和片巖交織在一起而組裝的畫,因為動物祭祀是那個時代在寺廟或庭院舉行儀式慶?;顒拥囊徊糠帧T谶@里,我們能看到兩位慶祝者在宗教儀式中準備宰殺一只公羊,將它拍打在地上并轉過頭。羊已經成熟,可以進行屠宰。不參與屠宰的人可觀看。他們緊握的雙手表示在禱告。這幅畫是瑪麗城邦寺廟中發(fā)現(xiàn)的眾多畫作之一。
石雕象頭神伽內什坐像
公元10世紀
印度中央邦出土
印度新德里國家博物館藏
象頭神迦納什是印度教重要的神袛,同時也是“象頭神派”的主神。這位神袛象征了智慧,亦被稱作“破障礙之主”。這尊伽內什像年代在公元10世紀左右,具有不少早期象頭神造像的特征。他坐在低矮的臺座上,長著大象的腦袋和人身,擁有一條粗長的象鼻并留有一根象牙;他的腹部圓鼓突出,雙腿粗壯有力,并擁有四條手臂,手中分別持有裝有蜜糖的罐子、另一顆象牙以及一只小碗,據說他的斷牙是因為他在記錄廣博仙人口述《摩訶婆羅多》時折斷神筆,故而拔下一顆牙齒繼續(xù)書寫而導致的。同時他正在用象鼻享受罐中的蜜糖,這也是早期象頭神造像的一個重要特征。
香水瓶/油瓶
公元1-3世紀
阿聯(lián)酋迪巴(Dibba)出土
阿聯(lián)酋沙迦國家博物館藏
在迪巴發(fā)現(xiàn)了這種內裝油膏或芳香劑的綠色玻璃小瓶。羅馬帝國大規(guī)模生產這種瓶子并將他們出口到埃及、阿拉伯和印度。這個小香瓶不同尋常的瓶壁厚度表明它可能并非產自羅馬帝國,對其玻璃材質的分析也證實了這一點。在迪巴的一處疑似倉庫的地點,以及附近的一處墓穴發(fā)現(xiàn)了一批玻璃珍品,其中就有很多這類厚壁小香瓶。據稱在巴林、美索不達米亞塞琉西亞和埃及的幾處遺址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厚壁小香瓶。
部分中國展品
“四十三年逨”銅鼎
西周
2003年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楊家村出土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此鼎造型敦厚,方唇折沿,立耳寬厚,略微外撇,寬體垂腹,三蹄足。口沿下飾變形獸面紋,腹部有寬大的波曲紋,足上部飾有浮雕獸面。紋飾上皆設寬厚的扉棱。銘文31行,共計316字,講述了功臣逨為答謝王的賞賜,為祭祀亡父制作此鼎的經過。銘文為研究西周冊封制度和歷法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
刻辭卜甲
商代
河南省安陽市花園莊東地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占卜用的龜甲,多用龜腹甲,也有用背甲的??淘邶敿撰F骨上的卜辭、驗辭等文字,即為甲骨文。占卜時先鉆鑿、再火灼。據灼燒之裂紋推測吉兇,決定行止。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萬片左右,對甲骨的研究已成為中國考古學的一門分支學科——甲骨學。甲骨文釋讀對中國古代社會史、科技史和古文字學、語言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曾侯乙”銅尊盤
戰(zhàn)國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尊盤由上尊下盤兩件器物組成。尊敞口,呈喇叭狀,上飾蟠虺鏤空花紋。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四只圓雕豹形伏獸攀附其上。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虬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于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尊盤鑄造工藝復雜,采用了陶范法、失蠟法、釬焊、鉚接等多種工藝精工制作而成,全器造型優(yōu)美,紋飾繁復。尊和盤上均有銘文,顯示其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專家們將其命名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盤,合稱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
錯金銀龍紋銅方案
戰(zhàn)國
1977年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方案周身飾錯金銀花紋,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于一體,復雜精致、巧奪天工。由底座、龍鳳和框架三部分組成,底部是兩雄兩雌跪臥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四龍單首雙尾,上吻托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huán)反勾住頭上雙角。其造型內收而外敞,動靜結合,疏密得當,突破了商、周以來青銅器動物造型以浮雕或圓雕為主的傳統(tǒng)手法。此外,四條龍頭上各有一個斗拱,是戰(zhàn)國時期的斗拱造型第一次以實物面貌生動再現(xiàn)。
《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嘉靖內府錄副寫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元年(1403)至六年(1408)解縉等奉敕編纂的大型類書,全書共22877卷,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它匯集了明初以前的圖書七、八千種,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古籍文獻。現(xiàn)僅有約400冊星散于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個單位。此卷2272至2274,為“?!弊猪崱昂弊忠粌浴覉D書館原藏“湖”字兩冊,此冊恰為中間部分,可使內容前后相綴。原藏海外,2009年回歸。
斗彩勾蓮紋開光粉彩詩句花卉紋瓶
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
瓶頸部兩側各凸雕一紅蝠銜玉磬式耳,口部與下部以斗彩纏枝花為飾,腹部為八面瓜棱狀,其中四面以粉彩分別繪牡丹、芍藥、梅花、蓮花,另四面分別用楷、行、隸、篆體書乾隆御題詩各一首。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此瓶以斗彩和粉彩分別作局部裝飾合制于一器,屬乾隆時期新創(chuàng)工藝。其工藝精湛,圖文并茂,融詩書畫于一體,為彩瓷中的翹楚。
焦秉貞《耕織圖》冊頁
清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歷代統(tǒng)治者都十分重視桑蠶和農耕。焦秉貞奉康熙旨,依樓璹《耕織圖》樣,用西洋畫法繪制了耕、織圖各二十三張后,康熙皇帝親自為其作序作詩,命刻板印發(fā)。《耕織圖》是用繪畫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農桑勞作過程的一大創(chuàng)舉,被稱為“世界首部農業(yè)科普畫冊”,是解讀中國農業(yè)史、紡織史、藝術史的珍貴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