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yè)制成品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垃圾。在過去數十年間,塑料制品呈爆發(fā)式增長。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統(tǒng)計,僅有9%的塑料制品最終被循環(huán)利用。這意味著,我們所使用過的塑料瓶、一次性餐具、吸管和塑料杯等等,大多數被填埋或流向大海,需要數百年才能生物降解,對海洋生物和人類都構成了健康威脅。因此,人們應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推動循環(huán)利用,同時養(yǎng)成綠色節(jié)約的習慣。堅持以下一些小方法就能減少不必要垃圾的產生。
1.點外賣時,拒絕那些最終會扔進垃圾桶的物品。包括塑料餐具、吸管、餐巾紙、手提袋以及小包裝的調味品。在家吃外賣很可能不需要上述物品,所以記得提醒外賣餐館不要放這些物品。在餐館用餐時可以嘗試,點炸薯條時不取用塑料勺,拿餐巾紙時只取一兩張,不要拿厚厚一疊。要對塑料吸管說不,如果必須用到吸管,可以從家里帶上可反復使用的吸管,比如不銹鋼或竹制的。
2.外出帶上必備用品,對一次性筷子說不。據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需砍伐2000萬棵樹制造一次性筷子,還有木制牙簽,大多數用過一次后即被丟棄。上班、外出吃飯或外出旅行,應自帶反復使用消過毒的金屬筷子,還有其他餐具、布質餐巾、水杯等。更好的做法是帶自己做的健康餐食。
3.只吃蛋卷冰激凌。這看起來是小事,卻可以避免塑料或泡沫塑料容器的大量使用,而它們只會在十幾分鐘后被扔進垃圾桶,十分浪費。
4.不要拿促銷宣傳品。音樂會、展覽會或節(jié)慶活動上的宣傳冊、宣傳品、小物件,看起來很誘人,但如果自己不需要,就不要拿。這些東西被拿回家后很可能直接丟到角落,最終扔進垃圾桶。
5.購物時不用塑料袋。去超市購物時記得帶上可反復使用的環(huán)保購物袋,結賬時對收銀員大聲說出你不要塑料袋,這樣后邊的顧客也可能受到積極的影響。
6.不用一次性剃須刀。刮胡子的男士不要使用一次性剃須刀,應選擇可反復使用的金屬剃須刀或電動剃須刀。
7.買不用塑料袋包裝的新鮮面包。可以在就近的面包店購買新鮮的面包,用反復使用的袋子裝回家,不要購買塑料包裝的面包。同理,無包裝食品的范圍還可以擴大到奶酪、蔬菜、蜂蜜、蛋類等等。
8.不買單獨小份包裝的商品。如果偶爾需要購買包裝商品,記得要買包裝最少的較大份兒商品,不要購買每份食物單份包裝的商品,比如口香糖或谷麥棒。相比小份商品,一大盒、一大袋或一大瓶商品所產生的廢棄物要少許多,且價格更實惠。
9.成批量購買。在批發(fā)超市、農副產品市場、雜貨店,消費者自帶容器、袋子,批量一次性購買,包括水果、橄欖油和洗衣皂等等,減少包裝。
10. 動手制作家居用品。很多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自己動手做,比如清洗液、牙膏、護手霜等,并在反復灌注的容器內存放,這些不含化學添加劑的用品可能比買來的還健康。
11.選擇非塑料包裝存儲食物。不使用塑料袋、保鮮膜等保存食物,因為這些都會導致毒素滲入食物。應該用對環(huán)境有利的容器來存儲食物,包括玻璃器皿、可反復使用的硅膠袋、不銹鋼餐盒等等。
12.慢慢放棄家居紙制用品。在垃圾填埋場,廢棄紙制品占到垃圾總量1/4,它們腐爛變質會產生大量甲烷氣體。因此,要盡量減少紙制品的使用,比如用布制手絹、毛巾來替代,采用數字化方式存儲文件,通過電子設備讀書,或者去圖書館借閱。
13.選用沖洗式馬桶。如廁完全可做到無紙化,如加裝馬桶圈或坐浴盆,使用清水沖洗,從而減少手紙的消耗。如果無法接受這種方式,也可以選擇購買100%可循環(huán)的品牌,還可以選用由竹子或甘蔗制成的衛(wèi)生紙。
14.變丟棄為捐贈。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不要一丟了之,比如破收音機或舊手機,可以在網上登記,或捐給二手物品店或非營利組織,再轉贈給世界各地需要這些物品的人。
15.變丟棄為修復。俗話說“縫縫補補又三年”。對一些破舊物品,要做到敝帚自珍,不要隨意丟棄。對于“罷工”的烤箱、電腦、吸塵器等,可以向老一輩學習,自己動手進行修理。
16.在節(jié)假日減少廢棄物產生。在春節(jié)、圣誕節(jié),還有雙11等網購盛宴期間,廢棄物會激增,大多以購物袋、商品包裝和剩菜剩飯等形式呈現,應引起格外重視。可以發(fā)送電子賀卡,或贈送不產生廢棄物的禮物,比如請朋友看電影、欣賞音樂會。實體禮品可用絲巾、布或報紙包裝。(李 偉 編譯)
(責編:許曉華、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