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都,立馬聯(lián)想到兩個字——火鍋,那鮮辣刺激的誘人口感,贏得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愛。火鍋一直是成都的地標(biāo)性詞語,但隨著城市和國際接軌,火鍋店越來越時尚洋氣,消費者反倒懷念起老市井的味道來。
八九十年代的巷子里,噼里啪啦的麻將聲,悠閑舒適的蓋碗茶,飯點時分四處飄散的煙火味兒,都是現(xiàn)代車水馬龍的城市里漸漸消失的風(fēng)景。
懷念著記憶深處簡單質(zhì)樸的味道,市井火鍋的概念應(yīng)運而生,贏得了無數(shù)消費者的追捧。
都說人紅是非多,店紅了也是一樣——令人惱火的山寨風(fēng)刮到了市井火鍋這里。山寨盜版源源不斷出現(xiàn),坑騙了消費者,敗壞了原來店家的名頭。
市井火鍋產(chǎn)業(yè)勢頭火熱,火鍋店遍地開花,其實大部分店,都和這樣一家店有所雷同。不過老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有些東西永遠(yuǎn)是學(xué)不到的。
這家店,是成都較早打出市井火鍋名頭的品牌,開在成都市井味保存相當(dāng)完好的龍王廟街上,這就是“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
店里充滿了老成都的“范兒”
龍王廟是成都比較“市井”的地方。春熙路旁寸土寸金的地帶,卻 處處是低矮的樓房。從春熙路一路溜達(dá)過來,恍然間仿佛從現(xiàn)代都市走回了八九十年代的老成都。
菜市、小賣部、蒼蠅館子……無數(shù)上世紀(jì)的要素擠在這一方狹小的天地里,宛如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外邊再燈火燦爛,內(nèi)里仍然煙火裊裊,人們于肉攤酒肆之中自得其樂。
“有拈頭”就開在這樣自然無序又美好的環(huán)境中。
火鍋香不怕巷子深,年代感鮮明的店鋪伴著香飄四溢的味道,讓饕客們涌入這條小巷子,在門口排起長龍。
這里有我們熟悉不過的生活。三五好友閑聊磨牙,搪瓷缸里裝了淳樸又實惠的茶,你說一句菜又漲價了,今天花了好幾分鐘和菜販子講價,我扯一句東家的小孩又淘氣惹得他爸爸好一頓揍。
市井的生活,都裹挾著火鍋味,高度濃縮在這片天地里。
有拈頭火鍋憑借保留老成都味道的創(chuàng)意,開業(yè)不久便迅速躥紅,成為成都美食的代表之一:眾多美食媒體爭相報道,門店每天門庭若市。
公眾號“李伯清”上對有拈頭火鍋的介紹,引起大家的共鳴
2017 年 12 月,有拈頭在龍王廟正街開了店,在這里,你能找到原汁原味的老成都味道:搪瓷碗、搪瓷壺、老海報、簸箕和竹架。
上世紀(jì)的裝修風(fēng)格,讓人懷念
傍晚,巷子里彌漫著濃厚的煙火氣,幾人圍坐一起,簸箕竹架,套餐小盤菜,形形色色又不會覺得拘束;搪瓷缸喝點水,擺擺龍門陣,悠閑自得,這才是老成都的感覺。
“有拈頭”還原了80-90年代的老成都市井氣味,給日新月異發(fā)展的城市和人一個追尋初心的空間。
不要大氣鋪排的場面,不要豪華的裝修,不要過分精致的擺盤,物美價廉,淳樸實在,自然贏得了消費者的自發(fā)宣傳。
“有拈頭”打造出套餐小盤菜吃法,相同的錢吃到更多種菜
除了對老成都風(fēng)格的高度還原外,有拈頭區(qū)別于別家的地方,在于他的菜品和湯鍋。
店里推出的市井六味、八樣鹵貨、秘制鍋底,無一不戳中了消費者的味蕾,也是有拈頭對純正市井火鍋的“特殊認(rèn)證”:
市井六味,八樣鹵貨:鹵肥腸蘸上油碟,美味又不油膩,五萬蝦滑Q彈滑嫩,口感超贊,手剁貢菜肉丸,一口一個,用料扎實,刀叨牛肉一片片鋪排在盤子里,光看著都忍不住流口水……特殊的市井風(fēng)味,給予了食客們地道的的火鍋感受;有拈頭又以“肚、肝、頭、腸、舌、筋、皮、牛肉”等八種平常在火鍋店中難以嘗到的食材為菜品,讓其在五香鹵水中煮熟,改刀后上桌再涮,食材的鹵香與鍋底的麻辣充分融入在了一起,食客們紛紛表示“下次咱再點這個”。
盤雖小,花樣多,在有拈頭才能享受到
套餐小盤菜新吃法:想多吃幾種菜,又覺得一份吃不完?有拈頭開啟了小盤菜套餐模式,從此告別選擇困難癥。套餐不僅性價比高,而且葷素搭配恰當(dāng),吃火鍋更加有滋有味。吃得好,又實惠,還不浪費,人多人少都能吃得舒服。
秘制鍋底:在火鍋湯底的選擇上,有拈頭讓老鷹茶代替了高湯。老鷹茶自帶茶香,并不油膩,飲用后口中且有淡淡回甘,解膩又降噪。除湯底之外,老鷹茶還可以直接飲用,還原了以前老火鍋店內(nèi)大口喝茶的爽快,與火鍋搭配相得益彰。
老鷹茶做湯頭,好吃又解膩
在這樣一家無比走心的市井火鍋店,隨便拈一筷子都是滿滿成都味兒!自然也征服了諸多挑剔食客的胃和心。
只要李逵出現(xiàn),李鬼自然無處遁形。
外表抄得到,口感抄不走。好多店跟風(fēng)模仿市井火鍋,光有差不多的外表,卻少了重要核心復(fù)雜的產(chǎn)品。
一口咕嘟滾燙的老火鍋,一桌豐富精心的菜肴,三五個相聚的摯友。無論你是不是成都人,只要想看看老成都的樣子,就能在“有拈頭”這里,找到成都市井的情懷。